如今的四名成員也都是莫斯科音樂學院的優秀畢業生。
俄羅斯室內樂旗幟5月24日登陸國家大劇院,帶來貝多芬、舒伯特等四位大師經典名作
5月24日,“鮑羅丁弦樂四重奏”將在國家大劇院五月音樂節登臺亮相。這支具有七十余年歷史的弦樂四重奏組合,將在現場進行貝多芬、舒伯特、鮑羅丁和肖斯塔科維奇四位大師經典名作的演奏。
■ 講史
建團70余年、更替幾代成員
1945年,這支團體以“莫斯科音樂學院弦樂四重奏”為名義組建,最初的成員是同時跟隨前蘇聯老一輩室內樂演奏家米哈伊爾·特里安學習的四位年輕學生。雖然在1955年更名為現在使用的名號“鮑羅丁弦樂四重奏”,但這支團體與莫斯科音樂學院之間的緊密關系卻維持至今,如今的四名成員也都是這所歷史悠久的音樂學院的優秀畢業生。不論在過去的七十多年里社會如何發展,時局如何動蕩,俄羅斯的音樂家們都在這座音樂學院里遵循相似的軌跡成長。
“冷戰”的數十年間,鮑羅丁弦樂四重奏成為了俄國室內樂的旗幟,他們在包括薩爾茨堡音樂節在內的世界知名音樂節頻繁登臺,在許多西方國家舉行巡演,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里,憑借著手中的四把提琴,成為了將全人類維系在一起的紐帶。
看點一
肖斯塔科維奇御用樂團
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在自己前40年的生命里只有一部弦樂四重奏問世,卻在之后的39年里寫下了十四部之多,足可以與其偉大的15部交響曲分庭抗禮,也展現了肖斯塔科維奇隱秘卻更加真實的一個側面。
鮑羅丁弦樂四重奏是肖斯塔科維奇指定的作品詮釋者,作曲家為每部作品的上演都親自給予了指導。樂團幾代成員曾為許多唱片公司灌錄過這些曲目,并且已經為音樂愛好者們熟知。而在唱片之外,由全套15首弦樂四重奏組成的系列音樂會也是鮑羅丁弦樂四重奏的招牌,他們曾在世界各地的許多音樂廳里都上演過這套曲目。此次中國之行他們帶來了肖氏的《f小調第11號弦樂四重奏》。
看點二
致敬團名來源“鮑羅丁”
至于本場音樂會上的另一個重頭戲,自然是亞歷山大·鮑羅丁在1881年完成的《第二弦樂四重奏》。鮑羅丁的這首四重奏是獻給妻子的訂婚20周年禮物,而其中第三樂章更可以說是弦樂四重奏這一體裁中最美的旋律之一:在小提琴與中提琴的映襯之下,大提琴娓娓訴說,深情款款,這是真正的俄羅斯式的浪漫。
鮑羅丁弦樂四重奏既然以“鮑羅丁”為自己命名,自然是早已把這首作品深深融入了血脈里。在過去的70多年,鮑羅丁弦樂四重奏曾多次上演這部經典作品,此番在國家大劇院的音樂會中,鮑羅丁弦樂四重奏將為大劇院觀眾再度演繹這部作品中的浪漫旋律。
采寫/新京報記者 田超
新聞熱點
新聞爆料